极目新闻通讯员朱芬 何欢
当夕阳染红校园的跑道,蕲春县第二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欢快地走出校门,书包却提前“休息”了——每周三的傍晚,这里没有沉甸甸的作业负担,只有欢声笑语与自由探索的时光!为落实“双减”政策,践行“五育并举”,蕲春二小推出“周三书包不回家”特别行动,让孩子拥抱童年。
无作业日,有成长时
“周三不是放纵,而是换一种方式学习!”校长在教师动员会上这样说。学校以“三个一”行动赋能无作业日:
一份实践清单:观察一朵花的生长、学做一道家常菜、记录家人的暖心瞬间……生活处处是课堂;
一场亲子互动:鼓励家长陪孩子散步、阅读、运动,让陪伴代替说教;
一次自我探索:绘画、手工、科学小实验,孩子的兴趣在自由时光里生根发芽。
蕲春二实小三年级(6)班郜若彤放学后在家包饺子
书包“休息”,童年上线
“今天放学后,我学会了煎鸡蛋!”二年级学生小雅兴奋地展示她的“战果”。操场上,一群孩子自发组织足球赛;书房里,小书迷们沉浸在童话世界;社区广场上,跳绳、轮滑的身影成为夕阳下最美的剪影。
家长们也纷纷点赞:“孩子回家后更爱聊天了,眼里有光,这才是童年该有的样子!”
蕲春二实小一(5)班同学们放学后不背书包
教育减法,成长加法
无作业日的背后,是蕲春二小对教育本质的深度思考:
课堂做“加法”: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效率,让知识消化在40分钟内;
评价做“乘法”:用“实践积分卡”“成长档案袋”替代传统评分,关注习惯、品格与创造力;
家校做“合力”:定期举办家庭教育沙龙,引导家长从“焦虑陪跑”转向“科学陪伴”。
蕲春二实小五年级冯晶晶老师的数学公开课
听听他们的声音
学生:“周三是我最期待的日子!我可以去公园找昆虫,还能帮奶奶种菜!”
家长:“以前总盯着作业本吼,现在和孩子一起种花、打球,亲子关系更融洽了。”
教师:“无作业日倒逼我们精研教学,孩子们反而更主动思考了。”
教育不是装满知识的容器,而是点燃生命的火焰。蕲春县第二实验小学的“周三书包不回家”,不仅是一场减负行动,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革新——把时间还给孩子,把成长交给热爱,让每一个周三都成为幸福童年的“充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