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彭祎
5月15日,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成功实施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800技术装机后的首批新微创全飞秒手术。当日下午4时,三位患者依次走进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屈光专科手术室,体验“10秒摘镜”过程。该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屈光专科主任张青松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为患者分别实施新微创全飞秒手术SMILE pro。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丰富的临床经验,专家团队全程保障手术的安全性与精准度,确保首批手术顺利完成。
张青松教授为患者施行新微创全飞秒手术SMILEpro
“作为一名医生,我比其他人更在意手术的安全性、精确性和技术前瞻性。”29岁的林女士(化姓)双眼近视200度,戴镜13年的她,因职业需求常年与手术显微镜打交道,眼镜起雾和鼻梁压迫的困扰让她最终选择成为首例“尝鲜者”。
与林女士同批接受手术的还有40岁的董先生(化姓)。董先生左眼325度、右眼300度,在长达20多年的“眼镜生涯”中经历过框架眼镜遗失、隐形眼镜导致感染等诸多不便。“最大的感受就是快,真的太快啦!我都还没反应过来,张院长就跟我说扫描已经完成了,而且手术过程中没有任何不适。”董先生感慨地说。
第三位患者瞿先生(化姓)的经历,则折射出年轻一代的“近视焦虑”。27岁的他怀揣考公梦想,却被双眼两三百度的近视绊住了脚步。得知机器人全飞秒手术能精准控制切削深度,还大大提升手术效率后,他立即预约了首批名额。“以前总担心做手术时会紧张,一直犹豫不决,现在终于下定决心来把近视手术做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近视患者选择通过近视手术重获清晰视觉,而随着人们用眼需求与环境的变化,人们对手术效率、术中体验、术后视觉质量及恢复速度等提出了更高的定制化要求。
张青松教授介绍,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800是以智能机器人辅助、超快速激光扫描、全流程数字化链接为基础的手术平台,依托该设备平台开展的SMILE pro手术,其单眼扫描时间缩短至10秒内,不仅提升手术效率,还能减少患者紧张情绪,可矫正1000度以内的近视与600度以内的散光。
单眼扫描时间缩短至10秒内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全飞秒手术的专家之一,张青松教授亲历了屈光手术的三次革命性跨越。2005年首代飞秒LASIK手术需要制作角膜瓣,2011年全飞秒技术的初步开展,而如今的SMILE pro则完成了从定位、扫描到质量控制的全程智能化。
张青松教授表示:“这项新技术的出现为‘摘镜人群’,尤其是注重手术体验、喜欢对抗性运动、对角膜稳定性有要求的人群,带来了更新、更合适的选择。”
“当医疗遇见人工智能,我们正在重写‘清晰视界’的定义。”张青松教授展望。从全飞秒SMILE、微创全飞秒精准4.0到新微创全飞秒手术SMILE pro,屈光手术技术不断迭代。爱尔眼科一直紧跟医疗技术发展,同步国际前沿设备技术,致力于让患者真正享受屈光科技突破带来的视觉改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