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
1900年,它是上海白克路上的小诊所,以悬壶济世的初心叩响医学之门。
1955年,它带着“胸怀全局、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响应国家号召,从上海西迁武汉,在荒芜中“艰苦创业、护佑生命”,誓将“他乡”耕耘成“故乡”。
21世纪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以高质量医疗服务回应人民期待,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医疗技术的自立自强,以创建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格局,助力湖北省加速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不断践行着“让他乡变故乡”的诺言。
从1900年到2025年,125年的历史长河中,同济人以专业、合作、求真、奉献、钻研与终身学习的精神谱写了对医学之美的极致追求,书写了“与国家同舟、与人民共济”的壮美篇章。
2025年是同济医院迁汉70周年暨建院125周年,同济医院推出国内首档当代医学史纪录片——《医学探索者》系列短片,以七件老物件为缩影讲述七种医学精神的传承。七件老物件、七种医学魂、七种精神维度,这些跨越时空的文物不仅是同济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鲜活注脚。
医学之美让医学诠释严谨与美学的完美共生。图谱笔触细腻、落刀细节精准,医学的边界围绕除人类之病痛的初心无限延展。
专业让一把手术刀划出“稳、准、轻、细、快”的极致追求,“别人不会做的我们会做,别人会做的我们做得更好”成为同济标准。
终身学习 同济于1925年创办中国最早的医学类SCI刊物,屹立在中外医学交流的潮头。“每周都要抽出两三天来学习最新的文献”基因般深植同济血脉。
求真让同济人一次次用科学直面未知、驱散恐惧。发现、命名、找到解决疾病的方法,“改写教科书的发现”不断在同济上演。
合作让中国首个人工塑料关节诞生于同济。“躺着的人坐起来、坐着的人站起来、站着的人走起来、走着的人跑起来”,以多样性和包容性分享改善人类健康的决心。
奉献让数以万计的癌症患者,在用生命守护生命的34年间获得新生,而造出国产质子的“北斗导航”系统是新时代医者对于生命之托的有力回答。
钻研让人类首次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从在混沌中捕捉“求救信号”,到分子层面精准将疾病扼杀在摇篮,看不见的病灶无所遁形。
125年星霜荏苒,代际相传的精神密码让同济传奇如同永不熄灭的无影灯,照亮来时的筚路蓝缕,在人类征服疾病的浩瀚星图上标记出属于中国医者的璀璨坐标。当医学的薪火真正归于大众,便是天地最为辽阔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