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读书笔记丨求索文化灵魂——读《文化苦旅》有感

极目新闻 2024-03-27 17:04:44 阅读量:

求索文化灵魂——读《文化苦旅》有感

□深圳市龙华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八(7)班 姜可萱

用了三四周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文化苦旅》。初读时,总觉得无聊,像在读枯燥无味的教科书,逼着自己坚持读下去后,我开始品味余秋雨先生笔下的字字句句。我惊叹于江南小镇的安定自然;憎恶小人陷害杜甫的阴险、狡猾;理解莫高窟内中国的珍贵文物一点点被拿走、换走时,作者在字里行间的痛惜、惋惜……

当作者描写莫高窟时,文字中掩不住赞叹:“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可在这里,历史文物被“历史的洪流消融”,被遗忘,正当这个文化宝库要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时,却出现了一个王道士,是他使莫高窟文化被发现发掘,使它出现在世界面前。但也是他,使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瑰宝流落他乡。那些用少量银元就能够换走的文物,那些被他粉刷掉的壁画,不仅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见证。看到王道士一箱又一箱地将文物贱卖的情节时,我心如刀绞。那触目惊心的数字,使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无不在滴血。

读《文化苦旅》后,我开始悲痛于中华民族曾蒙受的耻辱,悲痛于中华文化的步步艰辛。在《文化苦旅》出版后,不少人说《文化苦旅》是一本没有史料证据的书,有一位历史学家就曾经从中找出许多无史料证明的历史事件。可这真的重要吗?《文化苦旅》并不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它只是一位文化人用来表达“历史的冷漠”和“理性的严峻”的托载体罢了,这也印证了中国文化人的良知和意志力。

余秋雨先生在创作《文化苦旅》时,辞去了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职位,深入祖国大好河山,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探索之路。在这趟“苦”旅中,他切身体会到了中国人以坚韧不屈为底色的家国情怀,这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而至今不倒的秘诀。

“行途万里求索文化灵魂,笔力千钧揭露世态冷暖。”这句话便是对这本书最好的诠释吧!

指导教师 陈建

学得一技:作者从自己阅读《文化苦旅》的心理变化谈起,结合书中的情节,很好地传达了自己的阅读感悟与独到见解。读后感最重要的还是“感”字,写出让人印象深刻的感悟很重要。我们在阅读后,要能生发出属于自己的感想,并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以上稿件来源于帅作文报,更多优秀内容可扫码关注帅作文公众号

责任编辑:周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