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科学家故事丨王应睐:此“星”只应天上有

极目新闻 2024-03-22 16:51:26 阅读量:

新闻素材:2023年5月6日,中国科学家相聚上海,一起见证编号355704的小行星的命名。为纪念中国现代生物化学奠基人王应睐,它被命名为“王应睐星”。长长的绕日轨道上,王应睐的名字将伴随着这颗小行星闪烁在璀璨星空中。

【素材解读】

发愤读书报效国家

1907年,王应睐出生在福建一个农村,两岁丧父,六岁丧母,在兄嫂的支持下,王应睐得以踏上求学之路。机会来之不易,年少的王应睐非常珍惜,学习非常刻苦,只用了六年半就学完了九年的课程。

大学毕业,王应睐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患肺结核病休养期间,他广泛阅读肺结核病相关书籍,思考解决我国肺结核病广泛流行的问题。鉴于当时结核病尚无特效药,广大穷苦人民患病率高的情形,王应睐决心放弃工业化学,改学生物化学,专攻营养学,研究维生素。

194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王应睐正准备回国,珍珠港事件爆发,回国的交通中断。他由此认识到,营养水平的提高不仅是知识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而结核病的解决更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社会任务。他决定利用剑桥大学的优越条件,充实生化知识,以便回国后更好地开展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王应睐谢绝了凯林教授的再三挽留,决定立即乘船,取道印度,曲线回国。

专注科研淡泊名利

1958年,王应睐创建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中国科学家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这两项重大基础性工作使中国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的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王应睐深藏功与名,主动提出不要将他的名字写上,也没有在这两项工作的任何一篇论文上署名。这两项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的名字也从未在获奖名单上出现。

这种无私的精神,像一根红线贯穿着王应睐五十多年的科研生涯。王应睐的学术风范和高尚品格给中国科学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国际生物化学界没有忘记王应睐先生。1988年2月,美国迈阿密生物技术冬季讨论会专门设立了一个特殊奖项,授予王应睐先生“特殊成就奖”,对其学术成就表达认可。

培养人才不遗余力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生化人才很缺,考虑到生化事业的长远发展,王应睐密切结合生化学科生长点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分步骤地邀请科研人才回国。酶学专家邹承鲁、蛋白质专家曹天钦先后回国,王应睐不仅给他们配备了得力的助手,还争取了一系列先进的科研仪器,保证他们的科研工作顺利进行。之后他又陆续请到了维生素专家张友端、核苷酸代谢专家王德宝和蛋白质化学专家钮经义加入。

就这样,一批思想先进、年轻有为的科学家组成了一套门类齐全并互为补充的阵容。“科学家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协作解决科学问题,不能为了名和利去做科研。”王应睐充分发挥和调动专家的才干和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生物化学重大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

1985年春节前夕,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举行“老科学家从事科学工作五十周年”表彰庆贺活动,人们以“中国生化先驱”赞誉王应睐,他引用“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自勉,表达耄耋之年矢志不渝的一片赤诚。如今,“王应睐星”闪耀夜空,继续照耀着科学的浩瀚宇宙。

以上稿件来源于帅作文报,更多优秀内容可扫码关注帅作文公众号

责任编辑:周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