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水下尖兵”郭金海:29年潜行深海大洋,守护“水下先锋艇”

极目新闻 2023-01-23 21:56:08 阅读量: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特约通讯员 白菲斐

通讯员 周晏安 李红 郭峻成

新年伊始,刚刚结束完深潜任务的郭金海赶回家乡襄阳,为74岁的母亲过生日。作为海军某潜艇基地的一名电工技师,29年来,他潜行深海磨利剑,用生命守护水下先锋艇的“神经网络”,践行着为共和国铸造和平盾牌的神圣使命。

郭金海为母亲过生日

1月20日,记者见到了这位“深潜”大海的“水下尖兵”,听他讲述他与“水下先锋艇”探洋底、闯险滩、斗恶浪的精彩故事。

上了先锋艇,就要当先锋

海军某潜艇基地是新中国组建的第一支核潜艇部队,郭金海所在的艇员队是中国组建的首支接艇队,并于199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水下先锋艇”荣誉称号,创造了我国潜艇史上20多项“首次”和“第一”。

1975年出生于襄阳欧庙镇的郭金海,1993年参军入伍,经过层层挑选,他幸运地被选入潜艇部队,部队随即将他送入潜艇学院,学习专业知识。

面对声呐、雷达等高大上的专业,郭金海选择了电工。“那时候觉得电工专业很实用,没想到却是最难的。”据郭金海介绍,核潜艇中的所有设备都需要电力保障,艇内的电气系统犹如人的神经网络,遍布艇内的每个角落,仅电机就有几十台,各种零部件几万种,电缆长度加起来有上百公里,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经过8个月的学习,成绩优异的郭金海被分到“水下先锋艇”。“上了先锋艇,就要当先锋!”看着眼前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核潜艇,郭金海发誓要干出一番成绩。

自此,郭金海“铆”在了艇上。他白天跟老同志钻舱室、摸设备,晚上熄灯后打着手电在储藏室里学原理、画图纸、背规程。遇到不懂的,他就翻资料,碰到不会的,他就向人请教,写下了近五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3个月后,郭金海在同期兵中,首个做到了技术参数“一口清”、开关旋钮“一摸准”、操纵流程“一遍过”。就这样,仅用四年时间,郭金海就由一名新兵成长为电工班长,成了艇上的专业骨干。他说,向难而行,才能向阳而生。

郭金海在北京

今生最对不起的,就是亲人

身为潜艇人,郭金海常说:“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从军以来,因为要执行任务,他的婚期一推再推,就连孩子出生、母亲受伤等人生的关键时期,他都因工作而错过照顾家人的机会。

2002年元旦,经过多年的书信往来,郭金海和爱人艾璟登记结婚。为了满足妻子浪漫的想法,他们选择了旅行结婚,第一站,首都北京。正当两人手拉手在天坛拍照时,郭金海口袋里的电话响起:“紧急任务,速归”。挂掉电话,郭金海不动声色地陪新婚妻子逛着公园,内心却是翻江倒海。

“我们找个能喝咖啡看风景的地方好不好?”艾璟问。“好,火车上最合适。”郭金海硬着头皮说出了自己的“方案”,艾璟以为郭金海在开玩笑。郭金海连声赔笑:“对不起,不是开玩笑,是单位来电话,让我抓紧时间赶回去。”“我必须回去,对不起。”郭金海不敢看妻子的眼睛,低着头不停地道歉。

一张车票到青岛赶回部队,一张车票让妻子回襄阳,发车时间只间隔15分钟。进了火车站,郭金海匆匆买来两杯咖啡,一杯递给妻子:“我们一起喝咖啡看风景!“捧着咖啡,艾璟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如今,每当回想起那时的情景,艾璟依然耿耿于怀:“两人旅行结婚,结果就剩我一个人回去,亲戚朋友到家里串门,连新郎啥样都没见着。”

后来,艾璟怀孕了,预产期前,刚刚远航归来的郭金海立即赶回老家,一家团聚,大家别提有多高兴了,艾璟肚子里的小生命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份喜悦,闹腾个不停。没想到,郭金海刚到家,艇长的电话就追来了:“小郭,家里情况怎么样?媳妇还好吧?”从艇长的话语中,郭金海明白了:“艇长,是不是又有任务,我马上回去。”艾璟抓住郭金海的手,“能不走吗?”郭金海强颜欢笑:“很快就回来,等我。”

郭金海和妻子

走出家门,郭金海一路流着泪上了火车。当他赶回部队时,儿子出生的消息就通过电话打到了单位。他还没来得及品味当父亲的喜悦,就踏上了执行任务的征程,任务结束后才知道,孩子出生没几天就得了严重的黄疸,幸亏诊治及时才转危为安。

2014年,郭金海的母亲大椎骨摔裂,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在接到医院病危通知书后,哥哥才不得不通知郭金海回家。回来后,郭金海不分昼夜在医院陪护了三天,接到任务后,又不得不离开。

每次远航,他都要写下遗书

潜航大洋并不浪漫。艇内环境高湿、高温、高噪、高辐射、高污染,连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是奢望。但因任务需要,郭金海曾连续几个月在深海潜航。“艇动三分险,生死一瞬间。”每次远航,郭金海都要写下遗书,以“视死如归”的状态,迎接每一次任务。而深海潜行,随处都有看不见的刀光剑影,随时都可能面临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

在某次执行战备巡逻任务时,潜艇突遇10级以上台风,横摇超过40多度,绝大多数艇员都出现了严重的晕船现象。此时,潜艇的主滑油电机发生故障,面临着失去主动力随波逐流的危险,又晕又吐的郭金海顾不得身体上的难受,立即冲到排故第一线,连续奋战5小时,电机终于恢复正常工作。

突然,警铃再次响起,一台冷风机“罢工”,舱内温度上升到45℃,若再继续上升,潜艇将面临巨大危险。于是,他再次冲向故障舱。舱内热浪袭人,风机温度超过100℃,郭金海强忍着高温烘烤和眩晕等不适,着手拆解高温电机。为防止损坏的轴承和转轴冷却后抱死,郭金海坚持在高温状态下将它们迅速分离。经过6个小时的抢修,故障得以排除,郭金海却被烫得满手血泡,因脱水瘫倒在地……

某年秋天,郭金海随某新型核潜艇执行大深度潜航试验任务。50米、100米、200米……潜艇悄然朝着极限深度发起冲锋,耳边传来艇体受压发出的“嘎嘎”声。突然“砰”地一声巨响,一根管线发生渗漏,水瞬间喷涌而出。郭金海条件反射地扑下身子,紧紧护住身下某重要电气设备操纵台,同时组织战位人员实施损害管制,第一时间堵住了漏点。

回忆此事,郭金海说:“在那么大的压力下,就是一颗螺丝钉崩出来,都跟子弹出膛一样,打到哪儿都得留个洞,我能不害怕吗?可我们干潜艇的,就得敢闯深海大洋,就得敢跟死神‘掰手腕’。”

因为工作需要,郭金海常与核反应堆打交道。尽管每次进堆舱都是全副武装,工作时间也严格控制,但远航归来,郭金海的白细胞数值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其他6项化验指标,也严重偏离正常值。

2011年,正在海军401医院住院治疗的郭金海,听说潜艇又要远航,想着参与了任务前期所有的准备工作,自己在,就能为潜艇和战友增加一份“安全保险”,他带着几十天剂量的药物又上艇了。战友们焦急道:你不要命了!”郭金海却回答:“总有人要牺牲,我必须是其中一员!”

在“水下先锋艇”上,郭金海梳理新型首艇专业笔记10万多字,绘制电路图200余张,制定方案预案30多个,排除重大故障与险情60余起,带出技术骨干80余名。他说,一人强不算强,只有团队技术都过硬,才能实现我们的“强军梦”!

郭金海维修潜艇设备

老兵的价值,就是要传帮带

随着我国国防实力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核潜艇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潜艇人投身国防事业,越来越多的设备都在完善更新,让郭金海开始思考着,如何将自己的所学,化为更多的经验和知识传承给年轻的一代。

自第一次执行任务,郭金海就养成了记笔记的好习惯,每次遇到问题,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他都一一记录,20多年下来,积攒下十多本工作心得。郭金海将其认真梳理,不仅修订了《某型潜艇电器设备使用与保养条令》现行本,还针对设备运行特点,制定完善了《热态运行期间电气设备检查检测方案》《电机检查测量方案》《大深度潜水检测方案》等方案预案20多项。

2016年,看到部队的新兵越来越多,郭金海又在心里琢磨起一个事:办夜校。他利于休息时间,主动开办“水兵夜校”,依据潜艇常见工作难题,制定的40多份专题教案,向年轻官兵传授经验。渐渐地,他的“水兵夜校”成了小有名气的“百家讲坛”,不少兄弟单位的战友都来“取经”。这些年, 有近干名弟子从“水兵夜校”回到单位后,成了技术骨干,个个都能挑大梁。

“潜艇人都是命运共同体,而我们老兵的价值,就是传承。”工作即将满30年,可以退休的郭金海,正忙碌地把他的毕生所得传授给更多的年轻战友。“希望后人能踩在我们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奋斗,为实现‘强军梦’不懈努力。”

从军以来,郭金海先后50次参加战备远航、实兵实弹重大演习等战训任务,累计出海2000余天,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聘为“海军安全专家”,曾获“战区海军专业比武第一名”,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他还先后荣获“全军精武标兵”“海军十大杰出青年”“海军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2021年6月28日,郭金海被中共中央援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郭金海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干潜艇光荣!”如今,郭金海的儿子也在父亲的影响上,报考了潜艇学院。他要把海军潜艇人“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能打胜仗的过硬本领,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作为奋进的力量,为潜艇事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