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克服不确定性直面恐惧,与恐惧共处

极目新闻 2023-01-16 17:54:06 阅读量:

《我承认,我爱上了恐惧》是冬奥冠军谷爱凌接受纽约时报邀请撰写的稿件。在这篇文章中,谷爱凌讲述了自己作为极限运动选手,是如何在赛场上一步一步克服恐惧的,先是“具像化”,然后要克服不确定性,最后是处理好压力,展示了她面对恐惧的积极态度。

【时文赏析】

我承认,我爱上了恐惧

◇谷爱凌

虽然从事极限运动的运动员很容易被贴上“无畏”或“任性”的标签,但无论是我为构思技巧而花费的无数个小时,还是在泡沫坑里和安全气囊上度过的无数时间都可以表明情况并非如此。我们要违反自己的生物直觉,把自己置于风险之中。虽然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做好身体上的准备,但再多的安全网模拟训练也无法等同于我们从陡坡上起飞、把身体抛到空中并即将落地时所将面对的雪坡,它是不会讲情面的。

我们并非无视恐惧,而是要培养深刻的自我意识,并进行深思熟虑的风险评估,从而与恐惧建立起独特的关系。

这项工作的第一步叫做具象化:在我尝试一个新的技巧动作之前,我会感到胸腔有一种紧张感。我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当我爬上巨大的起飞坡道时,我会在想象中伸展我的双腿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升力。然后,我要在脑海中描绘如何以相反的方向扭转我的上半身,产生扭矩,然后再让它朝另一个方向弹回来。

现在,在我的意识里,我已经是飞在空中的状态了。我在跃起后第一时间就会看到自己的背后,然后身体旋转会把我的视线拽向头顶万里无云的天空。风声如同我耳朵里的一种音乐,每一个360度的旋转都在为我的运动提供音乐般的节拍。

当我的脚在我的身体下面时,我就可以在把身体拉到第二个空翻前的一瞬间发现最终落地的地点。当我回到可以面向前方的位置时,我会想象着我的腿在我的脚下摆动,并让雪鞋的前端承载着我的重量碰到地面。我露出微笑,然后睁开眼睛,一个1440度的翻转动作就完成了。

在完成“具象化”的几秒之后,我胸腔中的紧迫感会有一阵上下的波动,然后开始扩散——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来到破茧成蝶的关键阶段。兴奋感是肾上腺素的产物,也是我所酷爱和着迷的存在。

我既有着对自己安全创造奇迹的信心,也会产生对即将到来的不可预知体验的兴奋感,二者的平衡非常不稳定。我听说这个状态可以被称为“入境(zone)”,去年秋天,当我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完成1440度偏轴转体动作的女性双板滑雪运动员时,我就曾体会过这样的心境。

不幸的是,你心中的不确定感往往很容易就会压倒自信心。不完美的准备会使我的手心出汗,并使得我之前所说的那个感到紧张的位置被转移到自己的胃里,从而使你的每次呼吸都比上一次更浅。这种感觉不是恐慌,而是某种类似于畏惧的感觉。危险的信号会激发出进化的本能。

如果我选择忽略这个安全机制,我的身体可能会在空中不由自主地行动,旋转会失去控制,并迫使我为即将遭受的冲击做好准备,因为这个时候的我真的要恐惧了:如果完全投入这个动作,可能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每个自由式滑雪运动员都要以识别出兴奋感和不确定感之间的细微差别为目标,以便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力的同时,把受伤的风险减少到最小。

最后,还有压力这一有着多种释放形式的动力源泉。一个人的压力体验——显然它是“恐惧”最主观的一面——会受个人经历和观念的影响。亲朋好友的期望、竞争的冲动甚至是赞助的机会,都可能制造出高压环境。对于能克服压力的斗士来说,压力可能是一种积极的力量,但压力也可能成为失利的决定性因素。

不过,对于这种埋藏在心底的、渴望“证明自己”的感觉,运动员既可能会选择压制它,也可能选择强化它,而这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他们的自信心。作为一个刚刚成年的女运动员,我对于这方面还是很有些自豪的,我可以增强自己的自尊,并尽量减少自己对于外界期待的需求,从而控制我身边的压力。无论孤身一人还是面向整个世界,我都专注于感恩当下、判断当下,并享受体育带给我的快乐。

虽说我个人和这个世界的视角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但有一件事是不会变的:无论时间过了多久,在恐惧面前的我都会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摘自凤凰网体育,有删节)

评议借鉴:根据心理学中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压力感下,人的效率是最高的,所以,紧张恐惧并不可怕。像谷爱凌那样,识别恐惧,与它共处,支配它,利用它,我们便能将恐惧转化成动力。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时评链接

没有风暴的海洋是池塘

◇陈凌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八九。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桥梁专家茅以升晚年这样总结一生。诚然,谁的人生没有几分坎坷?谁的道路不曾有过崎岖泥泞?生命的常态,永远不只是浅浅的涟漪,更有涌动的暗流、潜在的礁石。正是这些,才构成了完整而丰富的人生;也正是在崎岖道路上的砥砺前行,每个人的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

有作家写道:“你不可能要求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潭。”未经磨砺的灵魂,是没有深度的。然而,总有一些人,一提到压力,就心生畏难情绪;一遇到困难,就只会向后退缩,畏葸不前。还有的人甚至甘做“草莓族”,一压就扁,一碰就倒。如此,无法成就一番事业不说,恐怕连自己人生的方向盘都很难把握。相反,中流击水,才能真正熟谙水性;披荆斩棘,才能抵达未曾抵达的地方。正所谓,“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

其实,很多时候,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困难,看似高山,实际上不过是座小山丘。能否迈过去,关键就看我们能否拿出攻坚克难的意志。《史记》曾载,飞将军李广有一次外出打猎,把草丛中的一块石头误认为是潜伏的老虎,于是弯弓射箭,箭镞居然深陷石头之中。等知道是石头之后,却始终无法再次以箭穿石。这里的区别,就在于射箭之时的意志,是否一往无前、绝不退缩。李白由此感慨道:“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意志坚定与否,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不可否认,一些困难并非能轻易克服,但没有尝试过,怎会知道到底能不能克服呢?不试,半点机会都没有;试了,至少还有机会。即使最终没有克服,至少也是增加了阅历、磨砺了心性。与困难作斗争,不管成功与否,本身就是一笔重要的人生财富,它将成为下一次成功的基石。(摘自“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有删节)

{以上稿件来源于帅作文周报高中版第613期,更多优秀作品可关注帅作文公众号:shuaizuowenzb}

推荐订报方式

订报指南














 各地发行站订阅,若当地无发行站,可拨打本报发行电话027-88567106咨询。


☆ 武汉中心城区订户与楚天发行公司联系,或拨打965888,送报上门。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为:小低版:37-70 ,小中版:37-71 ,小高版:37-72,初中版:37-73 ,高中版:37-74。


☆ 国内读者也可在微信小程序“中国邮政商城”里订阅本报。进入“中国邮政商城”微信小程序——点击“报刊商城”——搜索“帅作文”,选择相应版本即可。

责任编辑:周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