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记者邱江华
匠人手下刻刀游动,一幅灵动的椰风海浪风景图跃然椰壳之上;织女手指快速翻飞,团团锦绣在彩线的经纬交错间慢慢生成……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海南涌现出一批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凝结和传递了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经验智慧。
如今,非遗传承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在客观上为非遗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当下,海南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借助社会资本,融合产业思维和市场理念,走出了传承和发展的新路径。
木雕非遗传承人在进行创作。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摄
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一张小小的凳子,走进了国际秀场供人参观,甚至被收藏,它就是昌江黎族自治县水富村手工牛皮凳。此前,黎族牛皮凳被列入昌江县第五批县级非遗名录。
“以前只觉得牛皮凳方便家用,没想过还有人买。”村民林进光是手艺人,做了半辈子牛皮凳,他已不记得第一张牛皮凳是什么时候卖出去的,但他肯定的是,买家一眼看中的,是牛皮凳的古朴、原生态之美。
近年来,借助营销和电商的力量,黎族牛皮凳走俏市场。水富村如今一年可制作1000多张牛皮凳,总价值约20万元。“今后还将努力探索花色和样式,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争取满足更多消费需求。”林进光说。
从最初的养在“深闺”人未知,到在激烈竞争的商圈站稳脚跟,再到朝着产业化、品牌化的路子迈进……牛皮凳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进化记,也让人看到了“非遗+产业”的更多可能。
实际上,纵观海南非遗名录,不只牛皮凳,还有许多项目、技艺本身就与大众生活紧密相关,如黎锦、椰雕、海南粉烹制技艺等,它们源于生活,又融入烟火,如今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走上产业化之路,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展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资料图)
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长期以来,高层次设计人才稀缺、设计创新不足、传统元素挖掘不够等问题,制约着黎锦产业的发展。
2021年12月,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正式设立搭建运营黎锦设计师及设计服务平台项目,选聘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推进平台建设,把设计环节融入“非遗+”的产业链。
据了解,黎锦设计师及设计服务平台以“全国黎锦设计师”小程序为载体,免费向全省黎锦生产企业、传承人、工坊等提供设计服务,以解决海南黎锦产业研发设计环节不足的问题,实现设计与产品生产的有效对接。
以搭建平台为契机,海师美术学院汇聚、整合了各界设计领域资源,建立起黎锦企业、传承人、工坊与黎锦设计师线上和线下联系和沟通的渠道。该学院还先后赴北京服装学院、清华大学等院校洽谈交流,签约了多位设计师,设计研发了近250款黎锦服饰、箱包、丝巾等样品,被多家企业采纳生产。
目前,该平台已入驻省内36家黎锦企业、合作社与工作室,黎锦设计师通过服务平台建立与企业沟通的渠道,加强了对黎锦传统艺术文化的保护,也带动更多企业增收致富。“这不仅让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同时也促成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设计师汪丽群说。
采用黎族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牛皮凳。(资料图)
非遗与旅游双向奔赴
“波隆(黎语‘你好’)……”走进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听着阿婆一声声问候,仿佛穿梭在原生态的黎寨里。在这里,黎族纺染织绣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等海南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展示,非遗文化正在变成可观赏、可体验、可购买的新型旅游产品。
再来到景区《槟榔·古韵》演出现场,只见顶棚的船形屋、舞台两侧的图腾柱展现着古朴浓郁的黎乡气息,黎族青年男女相继登台,以形象的肢体语言演绎了《钻木取火》《种山栏》《打柴舞》等舞蹈。演出散场后,许多游客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场。
“该节目已经成为景区的品牌项目,多年来久演不衰。”槟榔谷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景区坚持在挖掘非遗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上发力,为游客带来更多样、新奇的游玩体验。
非遗与旅游的融合让“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传承保护更具活力,同时也赋予旅游业更为蓬勃的生命力,从而让来海南的游客能够更深层次、多维度地感知多彩的本土特色文化。
同样位于三亚的南山景区建设了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国际非遗展示中心,近年来举办了“南山非遗节”“南山非遗嘉年华”等活动,吸引了游客200多万人次。南山景区还专门打造了《海南非遗地图》,展现海南100多个非遗项目、传承人,以及相应的非遗旅游线路,带动游客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非遗探秘之旅”。
2022年,槟榔谷、南山景区这两个5A级旅游景区,先后入选中国非遗保护协会“非遗旅游景区”,以景区的客流为非遗引流,更多的人在寻求“诗和远方”的路上,遇见海南非遗,爱上海南非遗。
而在城市街区,非遗同样成为展示海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每逢节假日,骑楼老街迎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琼剧和海南公仔戏,是每年春节骑楼老街的“必点节目”。
在旅游商品开发中,曾有的创业者依靠文昌鸡养殖和烹饪技艺这一省级非遗项目,研发生产出精美礼盒装的文昌盐焗鸡,一举斩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还有在抖音等网络平台,许多来自海南的非遗传承人发布黎锦、琼剧、公仔戏、椰雕、土糖制作技艺等方面的视频,积极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互动交流,借助新平台推动海南非遗及相关产品走近大众、走向市场。
种种案例充分证明了海南非遗的产业化有广阔市场需求。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只是传承,并不能很好地挖掘非遗的经济价值。如果有了人才和资金的加持,创新非遗项目运营方式,并将其与旅游业、现代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商贸会展等产业融合,那么非遗就能产生巨大的增量,从而助力海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获得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的文昌鸡创意毛绒玩具。(资料图)
非遗与产业共舞
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沉淀,一直以来,非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在文化不断传承的过程中,非遗逐渐形成了一种以经济效益为驱动的再生产形式,不断实现从静态到动态、从继承到创新的转变,非遗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也成为推动城市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探索非遗产业化发展模式,近年来,海南通过跨界、跨域、跨业融合的方式,发展非遗经济和新业态,为非遗带来更多的创作素材、表现载体、传承平台、传播场所、展示途径和销售渠道,为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而精准发力。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公布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五指山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非遗工坊“黎族织锦:传承传统技艺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入榜。
所谓非遗工坊,简单来说,就是依托非遗项目,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得到这张“奖状”,是对五指山市以非遗工坊为突破点,有力发展非遗相关产业,强化非遗内生发展的充分肯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黎族打柴舞。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摄
近年来,五指山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非遗工坊依托黎锦技艺开展非遗技能培训、产品设计提升、展示展销等工作,将传统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丰富多彩的黎族风文创产品,让更多人见识了黎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目前,五指山市建立了多家各具特色的非遗工坊,其中大部分以黎族织锦技艺为核心。非遗工坊正在由输血式的外力扶持逐渐转变为造血式的内生发展,运转效能不断提升,以黎锦等为代表的非遗相关产业,成为五指山市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
“这是黎锦走向商业化、产业化的好机会。”这些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带着黎锦产品去过世界许多地方,在她看来,“非遗传承人要拥抱新设计、新平台、新市场,为非遗产品开拓出海渠道,开发更多应用场景。”
海南非遗灿若星辰,它们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情怀和习惯,或曾引领了时尚风潮,都曾在繁茂的产业环境之中生长,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搏击。从传统中来,到市场中去,是它们曾经不言自明的发展路径,也是今天令它们更上一层楼的必由之途。
原标题:跨界、跨城、跨业融合非遗不老向新而生
责任编辑:邓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