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湖北考古又有新发现——5100年前的水利系统,再现古人治水智慧

极目新闻 2023-12-07 16:14:18 阅读量:

极目新闻记者 戎钰

通讯员 鄂文旅

5000多年前,依水而居的先民是如何使用水、治理水的?历史的缺环,由考古学来填补——12月4日,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专家现场会在湖北荆门召开,一系列考古新发现在会上公布,其中,最让考古界欣喜的是新发现的多组史前水利系统,距今约5100年,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水利系统。

郑畈水坝剖面清理情况

长江中游同时期最大聚落

屈家岭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和命名地,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地处大洪山南麓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实证长江中游文明起源的重要大遗址。屈家岭遗址的发现,刷新了考古学界对长江中游史前文明的认识,在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该遗址是以屈家岭为核心,包括殷家岭、钟家岭、冢子坝和杨湾等十余处遗址为一体的新石器时代大型遗址群。自20世纪50年代起,该遗址先后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2015年至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建考古队,持续开展考古工作。

屈家岭遗址高程模型图

12月4日,此次考古工作最新成果在荆门公布。

据屈家岭遗址考古项目领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陶洋介绍,最新考古工作表明,屈家岭遗址历经油子岭、屈家岭和石家河等史前文化时期,绝对年代为距今5900-4200年。其中,油子岭文化聚落为长江中游地区同时期面积最大的聚落,已确认水利系统、墓葬区、居住区和陶器生产区等。屈家岭文化时期聚落则发现大型水利系统、高等级建筑区、墓葬和铜矿石等遗存,探索到史前稻田的分布范围,出土国内已知最早的高温黑釉陶,将我国高温黑釉技术提早了将近1000年。

同时,屈家岭遗址新发现的史前房址,显露出众多规模庞大、建造工艺考究的磉墩,是迄今发现磉墩的最早形态。磉墩是古建筑的基础部分,主要起到承载作用,此次发现为中国古代土木建筑技术奠定了史前基础,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的空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屈家岭遗址航拍图

这不是史前治水的最早尝试

近年来,屈家岭遗址考古队会同航测学、年代学、环境考古学等专家,对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重点勘探了若干疑似水利设施,新发现多组水利系统。其中,熊家岭、郑畈两处水利系统的考古收获极为重要。

据陶洋介绍,熊家岭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构成要素,解剖性发掘显示,熊家岭水坝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坝的年代范围为距今5100年至4900年,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且明确的水利设施。

而位于遗址群西南角的郑畈水利系统,目前也已确认水坝、蓄水区和溢洪道,其建造工艺、构筑方式、堆积特征与熊家岭水坝早期坝高度一致,年代与熊家岭早期坝相当。

熊家岭晚期坝体堆积土样(掺有植物根茎)

陶洋表示,屈家岭的水利设施体现出非常成熟的营建工艺和科学建造理念,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各种要素齐备,“种种迹象表明,它并非处于史前先民对水资源管控实践的初始阶段,有理由相信,史前治水的最早尝试应远远早于距今5000年。”

陶洋在专家现场会上介绍,江汉平原地区河网密集,水资源丰富,因此对于生活在此的先民而言,蓄水、用水、防水、治水是生活中的大事,此次最新考古发现的水利系统便是先民治水的产物。

专家认为,屈家岭遗址史前水利系统的发现,标志着史前先民的治水理念从最初被动地防水御水转变为主动地控水用水,而屈家岭遗址治水模式的探索,为史前单体聚落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了细节支撑。

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从被动防水到主动控水,5000多年前的先民,是如何建造出如此大规模的水利系统的?他们的治水智慧、用水理念经历了怎么样的变迁,这期间有多少让后人震惊的故事?这些问题只能依靠持续不断的考古工作来尝试解答。

F38房址遗存正射影像

为长江中游文明起源提供样本

2023年,又是湖北考古硕果累累的一年,临近岁末,屈家岭遗址的重要新发现再次引发考古界强烈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非常重视此次发布的屈家岭遗址最新考古成果。他认为,屈家岭遗址此次考古发现的水利系统,初步推测主要用于稻田灌溉,它代表着5000多年前的最先进生产力,表明屈家岭先民较早迈进史前“水利”社会,助力屈家岭发展成为中国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

考古人员在熊家岭水坝遗址现场进行考古工作(新华社图)

考古界认为,距今5000年前后,是一个重要时间坐标。屈家岭遗址多年来的考古工作,展示了长江中游地区大型中心聚落的规划理念、布局演变和社会结构传统,反映了长江中游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文明路径,为考察史前水利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长江中游文明的起源和演进提供了关键样本。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责任编辑:王原贵 值班主任: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