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对话著名建筑师李保峰:建筑师的首要问题不是能不能,而是该不该

极目新闻 2022-09-19 12:42:01 阅读量:

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

视频剪辑 陈凌燕



对话人物

李保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新建筑》杂志社社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对话背景

前不久,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李保峰教授团队设计的中国土家泛博物馆摩霄楼,连获四项国际大奖:2022年日本IDPA国际先锋设计大奖金奖、法国NOVUM设计大赛金奖、法国巴黎DNA设计大奖、法国穆斯设计金奖,均为国际首屈一指的设计奖项。

李保峰

如今,李保峰又在东湖湖畔主持“中国加入《世界湿地公约》30年”纪念馆的设计建造工作。上周,他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的专访。

核心话题:摩霄楼之争

在湖北恩施宣恩县的山谷中,李保峰团队设计了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其中有一座高度近80米的摩霄楼,耸立在山谷中,令人一见难忘,但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摩霄楼

记者:摩霄楼得了不少重量级大奖,但也引来了一些批评,比如突兀、与环境不协调等等,你怎么看?

李保峰:是的,我也听到过,有人说它“破坏环境”“不合适”等等。我觉得存在负面评价是正常的,网络时代嘛。以前也有人在背后批评你,只是你不知道,而现在能听到了(笑)。此外,我也不觉得这是批评,不同观点都应该可以发声表达,没有问题。

记者:摩霄楼确实突破了一般人对生态建筑的认知,为什么会做这么“勇敢”的设计?

李保峰:最开始拿出这个方案的时候,我也有点发怵(笑)。从理论上来说,在一个自然环境中确实不要搞得这么“嚣张”。但是摩霄楼这样设计,是基于更多层面的考虑。首先,它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中国土家泛博物馆的一部分,这个项目由几十栋房子共同组成,绝大多数建筑都遵循着与环境相融原则,紧紧跟随山势走。在这样一个山谷里,如果没有一个显眼的建筑,视觉上没有锚点,人会失去方向感,因此它是一个山谷中的空间定位;其次,这个项目存在的基础是彭家寨,这个寨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么好的文化资源,沉淀了先人的智慧,它需要一个俯瞰视角,让人能够更好地去理解村寨的空间布局以及其中的美妙之处,这种整体结构上的美感在平地上是看不到的,从空中给出一个视角就非常重要。

建筑艺术本身不具备唯一性,没有所谓的标答。世上万物也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只是从哪个维度上去看待罢了。理论上,我们一直建议在山区在自然环境中不要盖突兀的建筑,但是摩霄楼有它的现实需要,这个项目也有种种理由需要它,那为什么不盖呢?

土家族方言里有“冲天”这个词。其实全人类都有对天空的向往,从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到现代城市的摩天大楼,都是这种向往的产物。土家族的冲天楼在有些当地文献里提到过,但没有照片或图片,我们就以冲天的意向来做设计。

中国土家泛博物馆

记者:摩霄楼的三角形、非对称结构很有个性,让人一见难忘。

李保峰:我们做过两个方案,一个圆形的,一个三角形的,最后选择三角形态来呈现它。三角形更硬朗,冲天感更强。整个项目的建筑中,我们也采用了不少尖角形态,因为土家族的传统建筑中也有刀背梁、翘屋角这样的特征,显示出土家族的质朴、率真和力量感。

核心话题:传统的传承与复兴

古建保护、生态建筑一直是近些年的热词,而如何做到成功地改造、保护、发展,则离不开对人的关照。

“中国加入《世界湿地公约》30年”纪念馆项目

记者:近些年生态建筑极为火爆,很多采用了大量木材,这算是中华传统建筑材料的再次流行吗?

李保峰:文化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比如前段时间很红的舞蹈《只此青绿》,比如文艺复兴、折中主义……其实都是这种情况。而现代建筑其实是一个去木材化的过程,工业革命出现后大量农民变成工人,怎么解决生产和居住的问题?钢铁、水泥……这些材料让建筑实现标准化量产,这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一个进程。当经济水平到达到一定程度,人们会觉得现代建筑单调无趣,所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回归木材。现在我们也是这样,让多元的、有温度的木材回到建筑领域。

至于木材的重新流行,其实我个人不喜欢流行这个词,什么东西一流行就只意味着一波商机。而且流行跟生态是背离的,因为流行一定是短暂的,而生态的本质是永恒、平衡和可持续。所以我的理解是,木材是一种更环保的建筑材料,也更容易再次进入自然循环。一般来说,文化保护项目采用木材,是基于呼应传统、环保理念与建筑效果作出的合理选择。

“中国加入《世界湿地公约》30年”纪念馆项目

记者:我们也关注到,很多新的主打环保的建筑会强调它们采用了榫卯结构等传统工艺。

李保峰斗拱、榫卯等传统工艺确实是古人的智慧,但还是要辩证看待。在7000年前我们就有了斗拱、榫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这是极大的智慧。但榫卯结构是一种以牺牲其截面为代价来实现的连接,它会削弱承重的能力。现在技术水平完全不同,有更多方式来实现连接且不牺牲受力的目标,所以一些仿古或环保建筑上采用这种方式,更多的价值是作为文化符号,相当于致敬。

记者:古建和文化保护、改造升级、文旅开发……近些年是很火爆的,但有些最终门庭冷落,有些变成了生意场。

李保峰:一些村落或小镇的改造,将居民迁走,把村落变为商店、宾馆,这种情况是我不能接受的。资本的引入固然很重要,但文化保护项目应该是一个具有多重逻辑的事情。建筑设计是技术层面的,经济发展是经济层面的,人文及社会伦理的兼顾也很重要。中国土家泛博物馆这个项目建成后,不仅仅是一片漂亮房子,它给当地人提供了工作岗位,让原住民能留在村寨里,在原地就业、生活,保持他们原有的人文生态,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亮点。

核心话题:数字技术的赋能

在东湖落雁岛上,李保峰正在将老水厂厂房进行改造,将它们变成“中国加入《世界湿地公约》30年”纪念馆。

“中国加入《世界湿地公约》30年”纪念馆项目

记者:再回到东湖边,你正在进行的这个项目。我看到你在朋友圈分享了很多现场照片,心情特别好。

李保峰:是的,因为这是我做的这么多项目当中,离家最近的一个,骑个自行车就能去了,所以我很开心。

记者:这个项目有哪些亮点能提前分享一下吗?

李保峰:有的,首选是旧建筑再利用,我们用的是废旧建筑,把一个水厂的旧房子改造了。第二,数字技术的应用,它让我们实现了有态度的设计。我们大量使用木结构弧形梁,三幢房子朝着湖水那面的梁都是翘起来的,每根梁的曲线都不同,是递进的,就像鸟的翅膀那样,构成一种潇洒自然的飞行感。

因为每根梁都不同,这样的设计如果是用传统方式加工制作就非常困难,但是有了数字技术和机器人就不同了,现在是我们设计出方案,由机器人来完成计算和制造,每一根梁都可以按需订制、快速完成。

记者:这对于建筑师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解放呀!

李保峰:是的,这是数字时代赋予的优势,设计师将不再受到加工环节和施工技术的限制。以前做一些非标准化构件的成本是极高的,而现在从标准化量产转为个性化订制,不再有高不可攀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了。

摩霄楼

记者:成本的壁垒被打破,设计的自由度大大释放了。

李保峰:对!而且对于建筑的修建、维护,都有更多便利。比如彭家寨的游客中心,一个房子有1116个部件,每一个都不同。因为我这个人就不喜欢简单的标准化,我一定是要飞扬的(笑)。这1116个部件,每一个的大小、长度、弧度都不一样,怎么办?最开始施工单位很犯难,后来引入了数字机器人制造,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另外,数字孪生技术可以给予建筑一个数字版本,建好后若干年,有哪个部件需要更换时,软件自动提示,如同闹钟一般,对建筑运维来说这是极大的利好。

数字时代里,一定会有更多突破人们想象的建筑成为现实。但建筑师首要思考的问题,不是能不能,而是该不该。海德格尔说:技术容易使人迷失方向。作为建筑师,方向判断比新技术运用更重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