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帮扶”变“双向合作”!江苏帮助更多中西部脱贫人口端稳就业饭碗
新华报业网 2022-08-16 22:10:11 阅读量:

今年以来,江苏各级人社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系列重要政策精神,克服疫情对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劳务协作和技能培训,吸纳脱贫人口在苏就业93.4万人,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110.2%,在东部8个省(市)里完成率排名第一,切实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

近日,江苏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带队分赴陕西、山西、贵州、青海、西藏等地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对接活动,深化拓展协作领域和合作内容,更大力度稳定脱贫人口在苏务工规模。

高位推进跨省劳务协作

江苏今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立法推进劳动力区域间转移就业。在此基础上,江苏深化拓展与贵州、山西等10多个劳务输出大省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帮扶力度,深入推进岗位信息实时共享、技能培训深度合作、就业服务精准对接。今年以来,省、市、县三级新增签订劳务协作协议98个。

在7月18日至23日江苏省人社厅带队赴山西省、陕西省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对接活动期间,苏州市、扬州市人社部门分别与山西省吕梁市和陕西省榆林市人社部门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在8月1日至6日赴贵州省开展对接活动期间,江苏省人社厅和贵州省人社厅签订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在8月3日至8月7日赴青海省开展劳务技能合作对接活动期间,江苏省人社厅与青海省人社厅签订劳务协作协议,无锡市、南通市、扬州市、常州市经开区、盐城市建湖县人社部门也分别与对口协作地区签订协议,共同推动东西部劳务协作技能合作走深走实。

深入一线促进供需对接

通过与协作地区互设联络站、建立劳务基地等方式,大力推进有组织劳务输出,将脱贫人口作为优先保障对象,提供全流程招工服务,今年江苏各级人社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新建劳务基地76个,累计建有劳务基地943个。

畅通对接渠道,健全跨区域劳动力供求信息采集和发布制度,鼓励市县“走出去”,组织重点产业园区和优质用工企业赴外开展招聘活动,针对劳务协作地区“就业需求清单”拿出高质量“就业岗位清单”,建好用好各类劳务基地,深入基层一线送岗位、送服务,促进人岗精准匹配。面向中西部地区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786场,提供招聘岗位32.7万个,为5.75万人提供“点对点”直达送工服务。在近期东西部劳务协作系列对接活动中,江苏人社部门针对陕西、山西劳动力资源特点定向推送48家企业2901个就业岗位;针对贵州劳动力资源特点定向推送18家企业1270个就业岗位;针对青海劳动力资源特点定向推送165家企业1.91万个就业岗位。

创新实施劳务品牌共建

开展劳务品牌建设是今年人社部立足于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扩大农民工务工规模、稳定脱贫人口就业总量的重要工作抓手。据介绍,青海省海东市劳务品牌“化隆牛肉面”现有1.8万家门店,带动就业11万人,无锡市作为海东市对口协作地区,将“化隆牛肉面”创新引进机关事业单位食堂,多渠道进行推广,目前在无锡的“化隆牛肉面”门店超过450家,占江苏门店总数近3成。江苏人社部门还将搭建东西部劳务品牌合作发展平台,开展劳务品牌展示交流和用工推介活动,加大协作地区特色劳务品牌在苏宣传推广力度,促进人力资源供需洽谈和产品服务对接交易,以品牌促输出,以就业促增收。

在近日的走访对接中,江苏家政服务企业主动表示可以在江苏推荐山西省级劳务品牌“吕梁山护工”,帮助培养家政行业职业经理人,共建跨区域家政产业学院,帮助护工来苏就业。

携手开展技能培训合作

技能提升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据了解,江苏人社部门将结合数字技能提升行动,统筹我省企业用工需求和受援地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开发更多急需紧缺工种的培训课程项目,依托技能培训机构、企业培训基地、技工院校为受援地开展定向培训,帮助脱贫人口一技傍身。推进“百企万岗技校行”活动,推动“苏皖”“苏豫”“苏陕”“苏青”技能合作,实现产业强链和就业增加“两促进”。

搭建校校合作平台,鼓励协作地区职业培训机构在江苏建立对口就业实训基地,支持各级公共职业培训机构和优质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建立跨省合作关系,选派世赛、国赛教练、技术能手指导受援地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组织受援地技工院校教师到我省交流学习或短期培养,持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和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水平。积极组织技校学生来苏就业,如南通市、盐城市谋划定向招录青海困难家庭子女到江苏技工院校就读,来江苏就业。

此外,江苏还将组织创业指导专家赴受援地开展创业项目推介和创业培训基层行活动,带动当地劳动者提技能、增收入。

统筹推进系统就业工作

我省将单项国家考核任务发展为系统一体化工作任务,推动省际劳务协作向纵深发展,确保协作关系“可持续”。支持双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度合作,打造各级人力资源服务联盟,整合发挥各方优势,搭建更多帮扶对接平台。江苏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与协作地区创新合作模式,从单一转移用工转向共建人力资源公司,从帮助个人就业转向带动家庭就业,从建立服务站转向技术管理层面的指导,全方位促进更多农村劳动力和脱贫人口来苏就业,让他们在江苏“干得好、稳得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红芳

责任编辑:丁汀